近日,由北京市教委高教处主办,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与初等教育出版社联合承办的北京地域高校一流课程与教材树立研讨会在北京泰山饭店召开。北京地域50余所高校的校领导、国度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教务处处长及院系负责人、教师代表等近200人参与了会议。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克正受邀列席研讨会并作大会报告。

陈克正以《新时代“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体育课程树立路径的构建——以青岛科技大学“课堂+实践+联赛”三平台一体化实践为例》为题作了大会报告。陈克正指出,从“体育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基本任务的战略举措、青岛科技大学三平台一体化构筑“体育思政”探索、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高校构建“体育思政”路径思考三个方面,介绍了高校体育课程树立的必要性、学校体育教学综合革新的现实经验和以后高校深化体育育人体制机制及路径探析,从微观、中观、微端视角剖析了新时代高校开展体育课程思政树立的重要意义、基本逻辑、路径依据,受到了与会同行和专家的欢迎会和认可。
教育部高教司理工科教育处处长高东锋讲话并作主题报告。承办单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副校长张琳致欢迎辞,有关方面专家分享了课程思政树立经验做法。
会议期间,陈克正与参会领导、专家就下一步更好推动体育课程思政树立、高质量教材树立以及教育评价革新进行了交流探讨。
近年来,学校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任务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着力于“课堂+实践+联赛”三平台一体化构建“体育思政”新路径,积极打造“爱体育 兴科大”体育品牌。其中,学校申报的《基于新时代“课程思政”视域的大学体育“两性一度”实现路径研究》成功入选中国高校“金课”树立推进平台方案课题,全国共10项,涵盖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10家高校和教育研究机构。学校通过推动体育综合革新,对照国度规范,学生整体心理素质和心理安康情况大幅提升。在疫情期间,学校制作智慧树平台《大学体育在线课程》,291万人次参与学习,实现了体育线上线下混动式教学。
(撰稿:卢一宾;审核:朱敬义)